《成都中医药大学报》
  • 首页
  • 文字版
  • 往 期
  • 订阅
  • 合订本
  • 报刊导读
  • 小程序
  • 媒体工具

从涌泉湖到未名湖

□ 针灸推拿学院校友 白易欣

时间:             查看:217   

本文作者回忆了她的考研之路及与本报的情缘。她从针灸推拿学院毕业后,通过考研成为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她认为自己的新传跨考让她看到了医学以外人文学科的关照,这铸造了她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兴趣。


白易欣(左)毕业时和同学合影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我校针灸推拿学院2023届校友,自小喜欢新闻写作,曾在校报记者站担任记者、采访部部长,今年考研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录取。作为曾经帮助过她学习和锻炼的师长,本报人员亦与有荣焉,特邀请她撰文一篇回忆她的考研之路及与本报的情缘。在此与读者共享并希望所有我校学子,都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执着追求、努力奋斗!今年 3 月 27 日,北京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发布的时候我还在睡觉,早上早班机才回成都的我回到家倒头就睡,研友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拟录取公示出来了。她高兴地说:“白老师,你是北大健康传播第一名!”实话来讲,我其实一点也不意外,不过真正看到拟录取名单挂在梦校官网上时,我还是激动得流泪了。

我的备考之路似乎是短短两年,又似乎更长一些。一、太阳为开:从针推到校报记者站我的新闻学理想萌芽在初中,少时爱观察爱记录,喜欢写文章,梦想是成为作家。一次语文老师开玩笑似的对我说,“小白,你很适合当记者”,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还有记者这样的工作。高中的时候读同学推荐的《看见》,渐渐对这门观察社会、人物的工作开始感兴趣。但高考录取与意向专业遗憾地失之交臂,我最终来到了针灸推拿学院。所以,学校组织招新时我看到了校报记者站,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她,我的新闻传播生涯也由此在这里萌芽。我曾与在校报工作的朋友说,在校报的这段时间,是我大学生涯五年最快乐的时光,校报协助了我微小理想的实现,也使得我更加笃定了新闻传播专业的跨专业考研目标。

在这里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新学年第一期报纸我的文章《杏林暮夏似相识》就被选入了第四版“学生专栏”,而且被放在了第一个,这无疑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是在校报采访部工作,日常是为校报及《广记》电子期刊供稿,悉数两年余记者站生涯,竟有十余篇文章登刊。除了印象最深刻的《杏林暮夏似相识》,还有一篇诗歌,那时候我沉迷于朦胧派的意象,模仿北岛写了《今天我可能不会寄信给你》,现在读来文笔粗糙、意境模糊,甚有堆砌之感,然而就是这篇拙劣之作使得我得到了来自同辈审稿同学的夸奖,她特地私聊说这首小诗写得很好,于是我收获了采访部以外的朋友,也是我熟络记者站各个部门的开始。

在这里我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采访部是我感情最深的部门,因为常常一起出采访任务,渐渐地几乎和每个人都搭档过一两次。我的前部长、副部长直到现在也是偶尔聊天的朋友,可惜她们毕业之后一个去了西藏,一个去了上海,而我在则留在成都备考,再也没有一起聚会过。待到2019年我成为采访部副部长以后,采访部以外的朋友更多了,记得那一年的的夏天我们常常一起聚餐,晚上从后街回来就会在校园散步,一起大笑一起打闹,真有“此去经年”之意。

在这里我遇到了受益终生的良师。负责校报的刘老师,每周都会召集负责人们敲定校报版面的主题,细细研究采访题材,这也是我每周最喜欢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头脑风暴,出过很多很有意思的选题,“汉服热”“玩偶桥”等,他不仅关心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关心学校和社会的连接。刘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学生的稿件由他终审,他也会认真阅读、改正。有一年中秋节学校举办了游园会,采访的任务落在了我的头上,稿子出来以后我实在不知道取什么标题比较好,随意写了一个朴素的标题,刘老师不仅把文章语句语序错误一一修正,还为我的文章重新拟定了一个很有意蕴的标题《成中医的中秋况味》。我也为党委宣传部的王老师做过一年的学生助理,参与了许多有意思的工作。王老师是鼓励型伯乐,有一次学校打算出一次大的主题采访(最终因各种原因未成行),我负责采访问题的板块,王老师非常肯定我的采访提纲,笑称“不愧是我的助理”,对于当时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一般正处于自我怀疑阶段的我来说,这样的夸奖是十分难得的,王老师的鼓励让我感觉自己至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二、少阳为枢:从医学到健康传播由于自身对新闻与传播学的极大兴趣,以及在校报记者站的经历所给予的信心,我希望学习新闻与传播学相关的专业。2020 年始,我陆续关注了一些考研信息,了解到当时国内做健康传播研究的高校仅包括北大、深大等。北京大学是国内第一批开设健康传播硕士项目的院校,如“神农尝百草”一般敢为人先的精神令我神往,此外健康传播这方面的研究其实一直都集中在西医领域,健康传播的概念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对中医药方面的关注很少,我希望以自己的中医药背景为健康传播研究有所助力,所以选择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项目作为自己的第一备考目标,两年期间虽无数次自我怀疑,但行动始终坚定。

备考第一年我正在医院进行大五期间实习,这段时间的学习比较零散,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节奏进行,新闻传播专业课知识不扎实,所以第一年排名110+,专业课的成绩很低。落考后的我陷入了一种迷茫,实习结束后毕业季的事务纷至沓来,看着周围的同学有的升学有的工作,自我怀疑的阴翳笼罩着我的 6 月。7 月的前半个月是最难熬的,入夜后面对自己的现状无力感涌上心头,研究生是肯定要读的,困惑在于回到原来的医学道路还是继续备考北大。7 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凌晨 3 点无法入眠,遂起床,面对月光与灯光,我开始复盘第一年的考研,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都是欠缺的,政治的基础知识需要更牢固一点,只有英语还能看。在这个夜里,我看着因为趋光性在桌前飞舞的蠓虫最终倒在灭蚊液蒸发的药效中,蜷成芝麻粒大小的黑点,像高三时做的泛黄而微臭的试卷上廉价墨水错印的一粒小痕,我想“有翅膀也是飞不起来的,像是无力又像在做最有力的抵抗”,我想“有时候觉得我也是这样一只,或是那样一只”。这一个夜晚的半梦半醒间,我决定再考一次,哪怕结局如蠓虫。

7月下旬畅畅快快出去旅行一趟,8月开始全身心投入考研备考中,找了离家最近的自习室,每天早8晚9,后期10点。夏日的时候,我喜欢在回家的路上找一处公共桌椅休息几分钟,这时候清凉的夏风、散步的人群、开过的车都是治愈我的良药。秋天喜欢晚饭之后在自习室周围转转,门口一条路两旁是繁茂的落叶阔叶树,不知树种,大概是最平常的那种行道树,我却很喜欢看金灿灿的阳光从绰约树影中穿过,最后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落在马路上随着路过的车辆带过的风又飞舞起来。冬天就不太喜欢外出吃饭了,一是太冷,二是外面的店都吃腻了,三是冲刺期时间紧张,晚饭要么点外卖要么就是对付两口。

网上有一个关于考研很经典的比喻叫“黑屋洗衣”,说考研就像在一件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得干不干净,但你却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洗。两年备考之路,我有过太多次的焦虑、自我怀疑、无解的困苦,也哭过好几次,觉得前途未卜,觉得大志未抒,但我知道,如果再回到7月中旬的那天晚上,我也还会睡不着,还会再在月光和灯光下复盘,还会在半梦半醒间决定再考一次,决定再成选择健康传播以后,很多人都为我可惜,为我的好专业、好就业、好前途。我喜欢针推,也很喜欢成中医,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良师,大一大二对自己人生规划迷茫的时候,和很多老师聊过相关的话题,关于医学和新闻传播学的选择问题、以后的职业规划问题。很多次上课我都为老师们的职业精神所折服,治病救人的知识和行为操守,他们都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理想主义。后来我想,这大概就是孙思邈先生《大医精诚》中“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真实写照吧。

备考新传后,我第一次在论文里学到城乡二元结构,学到后现代主义,我像是发现了精神自留地。新传给我戴了一副眼镜,以前我关于社会的许多懵懂疑惑开始逐渐清晰,这幅眼镜又让我看到远方的更多的风景,那些苦苦思索没有答案的问题,哦,原来早已有前人思考过。论文的阅读、专著的阅读开始抚平我的焦躁、叛逆,和思想者对话让我降落,最后成为文科的“食死徒”。后来我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呢?

新传和医学与我而言像不可或缺的精神双肢,我的医学背景支撑我的医学专业背景知识,我的新传跨考让我看到医学以外人文学科的关照,这些都铸造了我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兴趣,最终获得了北大健康传播方向的认可。

在考研失败的日子里常常听杨千嬅唱“原来暂时共你无缘分,来年先会变得更合称”,听陈奕迅唱“你要静候再静候,就算失守始终要守”。

我有我的“炼金术”,我有我的“葡萄成熟时”。

成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549次访问,全刊已有1113437次访问